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都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在实际调查的约63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壤中,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在不同类型土地中,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耕地点位超标率达19.4%。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状况,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对于农田污染土壤修复,本条例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到2020年,完成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的治理与修复;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来源多样,包括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污水灌溉,地膜弃置,大气沉降,工业三废的排放等。各类污染物中,镉、镍、铜、砷、汞、铅等重金属污染为突出,其次是滴滴涕(DDT)、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我国近年来农药的年生产量约370万吨,我国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与自然成土过程摄入的重金属相比,由于人类活动迁移至土壤的重金属的生物活性更高。目前,针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采用生物炭、堆肥、沸石、黏土、石灰等作为稳定剂对重金属污染物原位稳定化;植物修复,利用高富集植物吸收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原位电动修复,利用电化学的原理去除污染;采用硅素营养作为土壤改良剂限制重金属向植物根系的迁移;采用氯化钙、氯化铁等化学药剂进行原位土壤淋洗;对耕作过程中的灌溉进行优化管理。对于PAHs等有机物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通过修复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不仅可抑制土壤中污染物向植物迁移,保障农产品安全,还能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和土地使用者的健康风险,带来巨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然而,近年来修复从业者发现,修复行为本身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二次影响,尤其是当采用不恰当的修复方式时,修复所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土壤中污染物暴露的影响,从而使修复的“净环境效益”为负值。另一方面,采用诸如土壤淋洗、稳定化等技术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时,还需要考虑修复技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农用地管理,修复受污染农田前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