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瓶颈,关键的影响因素有两种:一种是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不稳定,有超标的可能性;一种是污泥中的抗生素含量较高。事实上,污泥里还存在这第三种影响因素:微塑料。
种是大家都公认的,由于污水来源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重金属的含量和种类对污泥土地使用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这使得污泥农用的政策在国内一直不能通过,这些都限制了污泥的农用—一直被认为是污泥的的资源化方向,能充分使用其中的N、P、Ka。不过也是由于重金属对污泥土地使用的阻止,使得抗生素和微塑料对土地使用的危害得以关注,否则,这两种不可预见的远期危害会被大量污泥土地利用带来的短期益处所掩盖。
抗生素和微塑料的风险近几年提及的人比较少,这是因为污泥中的含量比较少,但其在人体内富集的特性是与重金属一样的,而且给人体带来的疾病的不确定性远远高于重金属,因此对于一些非工业型城市的污泥采用的堆肥等土地使用的资源化工艺,其潜在的抗生素和微塑料对土地的毒害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一向是人均抗生素使用量的国家,人均使用量是西方的5倍,通过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后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富集度是的;污水厂污泥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为生活洗涤污水,再进入污水处理厂,大部分由于生化污泥的吸附特性而保留在污泥中,一部分随出厂水排放。因此,抗生素和微塑料在污泥土地利用后可直接被植物完整吸收并积累,终进入人类食物链。
中国人口众多,居住密集,污染物迭代传播的路径应该被严格控制,因此对于污泥的资源化,应该是向生物质燃料方向发展。通过污泥热解碳化工艺使重金属、抗生素及微塑料的污染止步于此。